郑州工商学院:多元赋能思政教育,创新培育时代新人
- 2025-05-01
-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来源:河南高教
- 0
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浪潮中,郑州工商学院积极探索“课程融入、活动融入、实践浸润”三位一体育人路径,通过“双融+感悟”沉浸式思政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说教”向“多维体验”转变,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
一、创意赋能,解锁思政教育新范式
学校思政教学团队以创意联动为引擎,成功解锁思想政治教育新密码,打造出“双融+感悟”沉浸式思政教育全新模式。以“课程融入、活动融入”为方法,贯穿知识传递、行为体验与价值塑造全过程,推动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践行”的积极转变。一是深度课程融合,筑牢育人根基学校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思政教育打造“课程融合联动体系”。由思政骨干教师联合各专业学科讲师共同授课,将思政元素巧妙嵌入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搭建起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相互关联的认知体系,明确思政教育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价值与应用。二是多元活动促学,深化价值感悟。精心策划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书香焕绿意,知识生新芽”植树节活动,“青春向上生长,美丽自由绽放”三八妇女节等多元活动,巧妙融合多种元素,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中不断强化对思政教育的感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到来之际,组织“以瓶换瓶,传递节水风尚”活动,将环保理念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践淬炼,锻造创新实践生力军
实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学校积极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是搭建实践平台,拓展成长空间。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引入企业资源与文化,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如开展“巾帼引航计划”,邀请企业高管、劳模进校举办讲座,分享职场经验与奋斗历程,传递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助力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产学、校企、校地合作,与郑州市中原区法院、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区刑侦大队等政企事业单位,以及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兰考县裕禄小学等共建10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社会研学等项目,在实践中领悟企业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打造“实践+成长”活动品牌,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锻炼自我,了解社会需求,为未来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二是深化实践融合,助力社会发展。学校与实践基地紧密协作,开展多元化实践与主题活动,坚持“校园小行动”与“社会大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先后建成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全省校园法治文化品牌、郑州市法律援助中心郑州工商学院工作站、青年志愿者协会慈善志愿者工作站等实践育人平台。在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县杜寨村,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农事活动,了解农业生产,助力蜜瓜等农产品推广销售。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实际力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三、素养提升,筑牢担当根基促成长
学校从多维度开展文化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在知识、品德、技能等方面协同发展,为未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充分准备。一是沉浸文化体验,传承精神血脉。文化是滋养心灵的沃土。学校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漆扇传雅韵,传承非遗文化”、参观焦裕禄精神纪念馆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深入理解焦裕禄精神,将优秀文化与伟大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实现从文化感知到精神传承的跨越。例如,在“漆扇传雅韵,传承非遗文化”活动中,学生亲手制作漆扇,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二是构建劳动体系,培育工匠精神。学校设立劳动教育月,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技能,理解劳动价值,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的转变。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卫生清洁等劳动,让学生在辛勤劳作中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培育工匠精神。
郑州工商学院通过多元活动与思政教育目标的深度融合,打造“双融+感悟”沉浸式思政教育新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思政铸魂”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载体,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信念坚定、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新时代卓越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
校领导深入课堂聆听开学第一课
2023-02-21 -
省教育厅高教处党支部与我校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3-02-20 -
喜报!我校八项课题成功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
2023-02-13 -
砥砺奋进新征程 凝心聚力谱新篇——我校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