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5 20:38:35 点击数: 738
一、社会主义法律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2)法律的社会物质性。
(3)法律的阶级意志性。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
(2)法律执行,也被称为行政执法,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3)法律适用,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4)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四)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